果园种植鼠茅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即“传统观念,清耕除草、事倍功半;乔砧密植、果园郁闭、病虫加剧;眼前利益、化肥为主、低效利用、 面源污染、土壤酸化、有机不足、肥力下降”。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是果业同仁的共同责任, 亦是当务之急。
为什么果园种植鼠茅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 提质增效
提质增效仍然是今后果业发展的主旋律, 也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提质增效的关键是土壤 ,“养根壮树, 根深叶茂, 土优果良”,要提高地上的果实品质, 必须首先提高地下的土壤品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其他指标同步提高,果园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目前我国农村有机肥源严重不足,市场上有机肥存在价格、 质量及二次污染等问题的情况下,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着力示范推广果园种植鼠茅草技术,这也是世界果品生产先进国家成功应用多年、全方位提升果园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率、实现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土壤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及经济效益。近几年笔者考察及调研发现, 在意大利、法国、美国及日本等国家根本见不到不生草的果园,几乎全部推行行间生草,行内清耕或覆盖。
2. 不争还补
“草与果树争肥争水” 的顾虑是果园生草技术不能在我国有效推广应用的最主要的障碍因素之一。为此,小编对果园种植绿肥鼠茅草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在青岛地区温湿气候条件下测试鼠茅草的腐烂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2012年6月底采集枯死鼠茅草,将其埋在10cm深的土壤中,使土壤含水量分别稳定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和85%,7-10月份每隔10d抽检其腐解程度和碳、氮、磷、钾元素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鼠茅草的腐烂分解是比较快的,自初夏枯死后经80d大约分解30%;伴随鼠茅草的腐烂,碳、氮、磷和钾会释放出来,快速释放期集中在前20-40d,钾的释放速度最快,其次为磷,碳、氮的释放速度较慢;
土壤含水量影响鼠茅草的腐解过程,当土壤含水量由65%田间持水量提高至85%时,鼠茅草的腐解和养分释放加快。据此可断,7-10月是鼠茅草分解的主要时期,可为果树生长提供营养而非争夺养分。在青岛等温湿地区,以鼠茅草作为果园护土生草是可行的,它们同苹果等落叶果树在养分利用上可形成互补关系,有益于果园的养分循环和持续生产。
随着种植鼠茅草年限的增加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和通气性改善以及抗蚀力、涵养水源能力、供肥保肥能力和养分有效性等同步提高, 从而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3. 省力高效,节本增效与金条效应
种植绿肥“鼠茅草”可以抑制果园杂草生长之外,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土壤小气候。根系纤细,腐烂后有代替人工深耕的效果,有效保持土壤稳定性,保水保湿效果显著。夏季抵抗阳光对裸露的土壤直接暴晒,雨季减少涝灾的发生,冬季起到保温的作用, 因此实现了省力高效与节本增效;由于多年生草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大幅度提高,相当于为子孙后代在这片土地上的持续经营与发展提前埋下了 “ 金条”。因此,果园种植鼠茅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扫一扫加入嘉禾源硕微信公众号